1934年,孙越崎(曾任民革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在陕西延伸打出我国人自己的榜首口油井。1941年3月,他任甘肃油矿局总经理,建起我国榜首座石油基地——玉门油矿。我国石油工业战线的许多专家,大多是从玉门油矿起步的,大名鼎鼎的“铁人”王进喜也出自玉门。
抗战前,我国长时间科技落后,只发现了四处油田:甘肃玉门、陕北延伸、新山子、青海柴达木。最早挖掘的是陕北延伸油井,年产量仅数百吨,求过于供,不得不依赖进口的“洋油”。抗战迸发后,石油进口受阻,全国各地闹油荒。陕甘宁边区贡献出其时我国仅有的2台先进钻机,助力开发甘肃玉门油矿。
1938年,国民政府经济部决议开发甘肃玉门油矿,但缺少设备,因仅有的2台先进钻机都在延伸县,延伸县其时属陕甘宁边区。经济部长翁文灏与周恩来洽谈,周恩来从抗战全局动身,满口附和,并派钱之光详细处理,将钻机交给矿山。
1939年春,在玉门油矿老君庙打出榜首口油井,日产原油10吨。1941年建立甘肃油矿局,动力专家孙越崎为总经理,严爽为油矿矿长,金开英为炼油厂厂长。
玉门油矿所需水泵、油泵、炼油釜、阀门、管件等设备配件,悉数从重庆订货,连同由沦陷区拆迁来的及由重庆江北自来水厂拆开的钢板、管子、马达等,长途运到矿区。油矿职工苦干数月,自行设计、制作了24座釜式炼油炉。打井用的水泥,只要重庆一家能出产;打井用的重晶石,来自于涪陵区域。甘肃油矿局在歌乐山设立了运送处,在重庆至玉门沿途设了十多个车站,将各种器件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玉门。
孙越崎自己每年夏秋常驻玉门催促出产,冬春在重庆谋划财务预算及器件的收买转运,并统筹四川各煤矿的产销作业。
玉门油矿坐落戈壁滩,土壤含沙量大,不能烧砖瓦,只能选用“干搭垒”的办法,将房顶筑成拱状形,上盖拌有油渣的沙土,以避雨雪。后来从外地拉土到矿区烧砖瓦,方可制作高楼。这里有半年的冰雪期,取暖煮饭用煤,全赖祁连山里的小煤窑。炼油剩余的重油和油渣,没有裂化设备再提炼,也被利用做燃料。粮食来自于数百里外的张掖、武威、山丹等地,麦子拉到后还须通过面粉厂加工后才干进口。工人穿的老羊皮袄,简单生虱子,穿上又痒又疼,矿上建起蒸汽浴室,把老羊皮袄挂在屋内,用高温杀灭虱子。
1942年,矿区职工到达6800余人,连同家族多达数万人,吃喝拉撒很费脑筋。矿上自办起了供销社和副食品商场,从大城市拉来布疋、衣服、鞋帽、文具和干鲜生果等。又在玉门县开办了蔬菜农场,并克己酱油和醋。
年轻人处理婚姻问题,部队才干安稳。孙越崎找到了邵力子夫人傅学文,请她在重庆开办的女子职业学校里,选择一批肯吃苦刻苦、有志边远地方建造的女学生到玉门油矿,组织她们担任教员、护理、财会和其他办理及文娱作业。这样一来,矿区气氛开端活泼了,年轻人在这里成家立业,聪明才智得到充沛的发挥,还有不少人被派到国外的石油公司实习。
我国石油工业战线的许多专家,大多是从玉门油矿起步的,大名鼎鼎的“铁人”王进喜也出自玉门。
玉门油矿的产品,除部分供给西北公路局等单位外,首要销往重庆在内的大后方。1940年,炼油才能提高到1500吨,但储运条件却远不能适应。说来令人难以置信,贫弱的我国连贮油罐也无法制作,战前进口的贮油罐,转眼间就已装满,车队一时不来拉油,炼油厂就要罢工。一方面,前方的战车舰船缺油紧急;另一方面,玉门油矿却有油运不出来。
孙越崎心如火焚,他借蒋介石到玉门油矿观察之机,恳求拨给油矿6万个200公升的空油桶贮油,蒋介石即令后勤司令部拨运了3万个。这些空油桶虽非常寒酸,但经检修后大部分还能用,炼油厂能够日夜三班连续出产了。油矿又新规则来提油的单位需自带空油桶,矿上以装满油的油桶交流,一箭双雕。
那时没有铁路,从玉门到重庆往复共5000公里,全赖几百辆轿车运油,路况车况均欠安,运油车自身耗油量也大。为节省运送耗油,油矿局将黄河上运用的羊皮筏子搬到嘉陵江作运送工具。汽油经兰新公路车运到四川广元,改用羊皮筏子装载顺水漂流,直达重庆,这样可削减约800公里旅程。羊皮筏子与空油桶一道运回广元,重复运用。在运送特别严重的日子,乃至选用人力方法,由民工用木板车运油。
1943年,政府中某些人不相信能长时间挖掘石油,提议中止对玉门油矿的拨款,孙越崎提出年产180万加仑汽油的方针来反击。他逐个检查方案,执行办法,发起职工。到当年岁尾,奋斗方针终成实际,炼油厂、电厂的汽笛齐鸣,人们将他抬着在矿区内喝彩,一向抬到露天剧场的戏台上。
国产汽油大力援助了抗战。1943年日军强渡风陵渡,妄图进攻陕西省。玉门油矿就近供给油料,使我国军队添加运力,及时将苏联援华的火炮拉到前哨年,美军轰炸机“空中堡垒”以成都和平寺机场为基地,屡次长途轰炸日军,其地勤用油运用的也是玉门油矿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