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带娃在西域度假我们连新疆内的机票都准备好了余位不多
来源:乐鱼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27 02:35:47
这里有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葡萄沟》、有《西游记》里孙悟空借芭蕉扇扑灭的火焰山、有科普读物里神秘的坎儿井、也有吃到撑的葡萄干、哈密瓜和羊肉串......
和孩子一起去看最纯粹的景、最原始的自然造物;爬山、徒步、骑马、和原住民们打成一片......一次性攻略新疆极致风景!
带着孩子去旅行,在很多父母的眼里都是一件挺累人的事。尤其是来到地域辽阔的新疆,大人想放空,孩子要放电,最后往往只能是牺牲了大人来满足孩子。
但对野孩子来说,一条好的亲子线既要顾小也要顾大,让孩子玩的开心,更要让带娃的爸妈们,能全身心地享受度假本身。
第一次带娃去新疆,如何用一次旅行看遍新疆的自然地貌和人文景观?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喀什+喀纳斯。
但就目前的交通条件来说,要把这条长达4000公里的路线天,这个天数对亲子出行来说实在是有点难办。
野孩子用我们8年来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了解,根据7-12岁亲子家庭出行需求来做设计,带领孩子“跟着书本去旅行”。
从他们最熟悉的新疆元素开始,从尔族聚居的吐鲁番飞往纪录片里的喀纳斯,为亲子家庭呈现一个人文与风光兼具的大美新疆。
行程中设计了共1.5天的时间,队长会带领孩子们开展游戏活动,把孩子交给我们,把惬意还给家长。
大朋友们有足够的甩娃时间,能自由地活动休息、喝杯咖啡,静静享受属于自己的度假时光。
我们有专业摄影师全程跟拍,无论是在林间探险的自由时光,还是与图瓦人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刻,都会被我们的专业摄影师捕捉下,成为这个夏天最美好的记忆。
我们一直在优化交通方式,增加一次疆内飞行,以减少新疆亲子产品中频频出现的魔鬼车程,没有赶路带来的疲惫感,才可以更好的看风景!
不必担心!在野孩子合理的线路设计下,我们会避开葡萄沟和火焰山拥挤的主景区,选择同区域的其他路线开展活动,既能获得有趣的体验又不会迷失在人群中。
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喀纳斯与禾木停留,悠闲享受夏日时光,打卡经典景点的同时,还能收获难得的错峰体验。
禾木,一个被誉为“神的后花园”“神的自留地”的西域仙境,小木屋散落在世外桃源般的图瓦人村寨里,我们将在这里享受难得的慢生活。
欣赏晨雾归来的你,可以睡个回笼觉,或者漫步在清晨的禾木村,享受宁静的自由时光。
趁烈日还未当头,沿着潺潺的溪水漫步在翠绿的白桦林中,骑着马穿越原始森林和草原。
由于我们的行程安排禾木连住两晚,不必着急赶路,大家将拥有充沛的时间前往美丽峰。
摄影师会为大家拍摄旅行大片,有兴趣的客人还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徒步返回禾木,醉倒在阿尔泰山脉静谧的夏日风光里。
孩子们也将在哈萨克妈妈的指导下,亲手做一次包尔萨克给爸爸和妈妈,这是游牧民族的传统点心,好吃又管饱~
在喀纳斯,既有北方雄浑的风光,又有南方秀丽的山水,无比舒适的24°C清凉体感,绝对是让人流连忘返的避暑胜地。
天高云淡,群山延绵环抱,无际的草原,以及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
在这经典的“三道湾”里,我们将沿着野孩子多次踩线总结出的最经典线路——卧龙湾到月亮湾一段,进行一场轻徒步,将身心交给自然。
晚些时候,回到喀纳斯老村的小木屋,一起沉醉于当地乐队的呼麦、苏尔声中,在村子热闹的烟火气里结束这一天。
玲琅满目的西域尖货,真叫人看花了眼,队长会带着小朋友们在这个地方进行一些有趣的探索活动,家长们则可以趁此机会逛街采买。
让书本知识“活”起来的方式,不单单是看,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我们也给孩子们创造了多个体验场景,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感受新疆的自然与人文。
作为丝绸之路的延续,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我们将在这里展开一次新疆人文探索,在实地实景里寻找书本上的知识。
火焰山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不是像西游记里所说,常年冒着大火呢?它为什么这么热呢?当我们到达火焰山,就能找到答案了。
仿佛穿越进《西游记》中的世界, 火焰山赤红的山体有巨大的褶皱,在阳光的直射下,如同燃烧着向上升腾的火焰。
途中我们也可以近距离触摸到火焰山山体、了解火焰山地质构造,以及葡萄沟、火焰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半山腰还会路过老乡的晾房,体验一把野外“沙疗”,成功登顶的小朋友可以收获一把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感受一下,是不是真的能够物理降温?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葡萄沟,有丰收的水果,有热情的维族老乡,形象地介绍了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来到课文里的葡萄沟,当地老师将带领孩子们穿梭于葡萄沟中心的青蛙巷,探访古民居、体验民俗民风,寻找千年古树......感受尔族葡萄架下的生活场景。
对照着课文,一起去找葡萄架,参观晾房,对比一下课本上描述的葡萄枝叶和现实中的是否一致,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对课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接着孩子们去葡萄田里采摘葡萄,并把采摘的葡萄挂到晾房里,到了秋天,就能收到晾好的葡萄干啦~
家长们能自由活动,在葡萄沟阴凉的民宿里喝个下午茶,品尝甜甜的葡萄和自酿的格瓦斯~
坎儿井可不是有坎儿的普通水井,而是一种特殊的地下引水工程,我们来到吐鲁番吃的瓜果、看的绿洲美景全靠它!
坎儿井将珍贵的天山融水一路引至绿洲,作为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人类工程,至今仍在哈密和吐鲁番地区使用。
孩子们将实地走进坎儿井,分析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坎儿井建造的原因,了解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们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跟随官方讲解员参观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迹——交河故城。这里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2014年更是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新疆第二大博物馆,收藏着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至近现代的5000多件文物精品,是了解吐鲁番历代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的一部微缩百科全书。
一起拜访吐鲁番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了解当地非遗技艺,跟着老师一起制作当地特色的非遗手作制品——模戳印花布。
这是尔族印花布织染技艺中的突出代表,过程一般分解为刻制木模、制作染料、选布、前处理、印花、手绘、漂洗等多个步骤......看上去相当复杂。
不过别担心,有我们非遗传承老师的耐心介绍与指导,人人都能做出好看的作品。
文明的底色,始于不同的民族,近距离接触原住民,是认识国家文化的重要一步,也能让小朋友保持好奇的眼光,看见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为什么木屋都有人字型的雨棚?房体除了粗大的原木还用了其他什么材料?住进喀纳斯老村最大的图瓦木屋,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观察体会。
图瓦人作为蒙古族的一支,曾经也是游牧的民族,而游牧民族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便是骑马。
我们也将跨上马背,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马队,一起往几乎无人的美丽峰方向骑行。
与我们同行的马夫有好多还是小哥哥,他们从小与马为伴,不在山上牵马的时候他们在做什么?我们大家一起去问问他们吧!
由几位原住民音乐人组成的乐队,将为野孩子们来一场专属演出,现代与传统的乐器相结合的音乐,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苏尔的吹奏到底有多难?呼麦是个什么神奇的东西?“图瓦籍”的文艺青年们将一一为我们讲述。
在原住民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游牧民族传统点心“包尔萨克”,发挥创造力赋予这道传统点心以新的形态,用味道认识一个民族。
当我们来到喀纳斯这样自然资源丰富、美到极致的成熟景区时,我们能有什么收获?
那是一条避开人群的桦林徒步路线,密布的白桦林让人以为误入了中世纪的森林,我们将在这里开启一次满足好奇的探索之旅。
每个孩子都将得到一套户外探险套装,进入森林后,落叶、残花、蘑菇、昆虫......都是孩子们可以探索的对象。
在大自然的场景里,我们还将通过DIY环保袋、变废为宝等活动,思考“减塑”与生态可持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