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优质丰富 光储+工商业应用发展提速
来源:乐鱼体育官网下载 发布时间:2024-10-06 06:18:46
“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任务之一。分布式能源中既包含户用光伏、工商业分布式,还包括分散式风电等能源利用形式。这对于渴求市场的光储企业来说成为一个明确的“入场”信号。
2024年一开年,光伏和储能延续去年的“热辣滚烫”态势。3月中下旬,记者走访长三角多家光伏、储能制造企业,调研多个“光储+工商业”创新应用场景发现,“光储+工商业”分布式项目正在长三角区域加速跑,进入的领域可谓千行百业。也就是说,只要是有用电的行业,就非常有可能成为光储应用的新场景。
为何光储企业纷纷冲向工商业分布式领域?又为这一些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又催生出哪些新需求?
近年来,新能源应用呈现持续快速地增长态势。依照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2023年,全国新增并网容量216.3GW,其中分布式新增96.29GW,占比约44.5%。
不仅如此,为了鼓励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纷纷出台支持光储行业发展的补贴、示范项目推广、技术标准制定等政策,这些利好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发展趋势,也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遇。嘉兴兰钧华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华表示,综合看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相关省份,在新能源政策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为新能源助力工商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而随着涌入行业的主体增多,光储市场也进入了挤压状态,即产能供过于求、价格持续走低。价格这一块,2024年3月,主流光伏组件报价在每瓦0.95元左右,较去年同期价格几近腰斩,同时,2023年储能电芯价格从年初每瓦时0.9元降至0.3元,降幅超过65%。2024年市场报价仍旧是持续竞争态势,预计稳定在每瓦时0.35—0.37元左右。
产能依旧供过于求。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度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为541GW,光伏产品年产量增速54%,位列所有行业之首。与此同时,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409GW,同比增长59%。一项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需求上调至487GW—531GW,预计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增速达到40%,储能系统电池出货量增速约为25%,总量预期超过160GWh。
在生存和竞争面前,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应用场景。以工商业为代表的下沉市场就成为了新“蓝海”。
“降价是进入下沉市场的必经之路。太阳能发电成本降至火电成本以下,更有动力下沉至中小企业和普通用户市场。”南农仁朴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有表示,行业产能放大加速市场行情报价下行,快速打开普通用户市场,工商业及普通居民对于光伏市场的需求开始升温。
行业巨头强强联合,打造光储+工商业应用场景。公开信息数据显示,2024年3月强生医疗苏州工厂分布式光伏项目在江苏苏州竣工,项目由阿特斯与强生医疗共同开发,利用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办公楼屋面及停车场新建车棚顶部面积,总装机容量为465kW。据预测,该项目每年太阳能发电量高达43万千瓦时,年等效植树2万多棵。
“光储+工商业的场景价值不断放大,工商业发电就地消纳最经济。”协鑫新能源运营科技首席技术官郑文革分析,江苏、安徽等长三角区域省份光伏产业链较为完善,能够为工商业光伏电站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在“光储+”新能源助力下,不少工商业项目正在实现“自发自用、以我为主”的电力使用新模式。
中铁钢结构有限公司(下称“中铁钢构”)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厂房内,关键工序实行两班倒,时长共计16个小时。员工下班回到宿舍区,热水、空调随时使用,员工幸福指数上升。这其实源自今年1月份开始的新能源应用改革。
在中铁钢构厂区厂房、车棚和员工宿舍的屋顶上,光伏设备铺设覆盖面积达到4万—5万平方米。“作为传统产业,我们应该完成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其中碳减排是当务之急。”中铁钢构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陈朝军表示,作为能耗型企业,采用光伏发电技术,解决了厂区的能耗困扰,从用电到用热,跟能耗相关的指标都在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2023年,通过管理降本增效,CO_2(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上年同期减少9.74%;单位产值综合能耗较上年同期减少8.62%。降碳指标超额完成5.79%。今年应用光伏发电后,预计将在现有降碳基础上再增加10%,预计超额15%左右。
“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我们也可以看到,平均每个月能耗中,约六成是光伏发电,四成火电。一年下来仅电费就能节约至少100多万元。”陈朝军说,技术可实现太阳能和电能无缝切换,瞬间衔接,节省下来的成本就是企业纯利润。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在实际使用中,厂家并没有新增添的设备费用,按照目前的能耗总量,会在实际缴纳时进行折扣。
在商业领域,光建储一体化的商业项目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一场新能源变革正在悄悄进行中。在距离浙江省衢州市区一小时车程的一家乡村文旅酒店,整个建筑屋顶都铺设了光伏。进入房间,打开暖通设备,室内温度从17摄氏度升到26摄氏度,只需要5分钟。这解决了冬天房间湿冷、夏天闷热潮湿的状态,提升了客人的体验感。
这家乡村文旅酒店应用的就是“光储+”能源管理系统,能支持空调、水暖、地暖等能耗需求。据悉,度假酒店和民宿都是成本敏感型商业项目,关键支出成本是人力与能耗。其中,人力成本通过管理能调整,但能耗是硬成本。对行业内大部分度假酒店和民宿而言,能耗要占到整个经营成本的20%以上。
目前,浙江区域一平方米光伏瓦一天发电量在0.6千瓦时,一年200千瓦时左右,加上储能系统,能轻松实现部分能源的自给。从目前这家乡村文旅酒店的实际运营来看,能节约至少60%的能耗。
“光储+工商业”分布式应用场景,实现了能源的新变革,更促使企业逐步优化管理流程,匹配新能源以及更高效的生产架构。“我们现在优化了车间工段的管理,减少了管理层级,垂管效率更加高。”陈朝军说。
对于文旅行业试水“光储+”场景,投资回报率令人满意。“普通光伏在发电端的投资回报率目前在15%左右,100万元投资需要六七年才能收回成本。叠加新技术后,能量转换效率提高到70%,投资回报周期更短,最快3年回本,回报率达到30%以上。”王中有说。
在过去的25天里,王中有分别与60多个工商业项目方代表洽谈接触,项目需求集中于光伏、储能和充电板块,区域则以长三角区域需求更为明确。“最近洽谈的客户,对我们拿出的投资回报方案都很满意。”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的变革还带来了新需求。慢慢的变多的“光储+工商业”场景成为一个个细分市场,出资建设者与设备使用者分属于不同的企业,投资者通过项目建设与能源管理实现效益。使用方产能拉满,直接实现降本增效,企业对于“光储+”项目的接受度进一步提升。
在采访中,记者看出,光储行业的受访者日程都处于满档状态。“现在就是全年无休,高速运转,寻找细分赛道,积极卡位的阶段。”李文华预测,光伏+工商业的融合将在2—3年内趋于成熟稳定,目前对应用场景的发掘与落地分秒必争。
李文华在电力行业深耕逾20年,洞悉行业需求与变化。今年2月,他带领公司切入新兴市场,专注于细分市场和细微行业领域,尤其是工商业用户侧的开发。“做好设计和资源协调,配合下游厂家,包括中小企业,来定制每一种不一样的电池,协助细分赛道来实现‘光储+’下沉到更细分市场。”
在李文华看来,2023年是储能用户侧元年,市场属性更明确,长三角市场则尤为积极活跃。结合工商业日常使用需求,“光储+”工商业应用是更高效的能源配合方式。“2024年将成为‘光伏+’工商业应用的深化之年,以优质低价,结合丰富应用场景,将会成为光储产业的又一次新发展。”
上一篇:银川第二十四中学迁建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