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一小区的“烂尾”工程业主们急了
近日,淮安一小区部分居民向江苏新闻广播《政风热线》反映,称因充电桩太少、充电太贵,业主们无奈只能将电动车推到楼道内充电,存在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小区虽然新建了一些电动车充电棚,不过都成了“烂尾”工程。
水岸新城小区位于淮安市淮安区石塘镇,是拆迁安置房,共有23栋高层住宅,最高有30多层,入住居民约800多户。李先生(化名)和记者说,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居民无奈将电动车推入电梯,在楼道内从家里飞线充电,因为小区内的公共电动车充电桩只有两三处,而且4小时1元钱的收费略贵,不足以满足居民们的充电需求。他们明知上楼有安全风险隐患,仍不得已而为之。
“每天晚上老百姓充电,都是把电动车推上楼,我担心的就是安全风险隐患,那发生火灾怎么办?已经反映几年了,没用。”张先生十分无奈。
就此事,记者来到该小区走访,发现楼道内电动车飞线充电的情况确实都会存在,堆满杂物的楼道若发生电动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在小区内,除了几处建好的电动车充电棚,记者还发现不少车棚建到一半,便停工了。张先生解释,是因为新建的车棚,占用了地面停车场,遭到了汽车业主的反对。
物业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她们于2023年11月才接手该小区,因为原先的物业管理不善,小区地下停车场脏乱差,且不如地面停车场回家方便,所以许多汽车车主的确不愿意将车停到地下停车场,造成了停车场地下闲置、地面拥堵的尴尬局面。
此外,还有些业主嫌新建的电动车棚为单面斜顶,不安全,雨天易淋雨。种种原因致使地面电动车棚修建遇阻。
针对电动车频繁上楼的问题,物业表示曾上门清理,但收效甚微,“我们一个楼层一个楼层扫,发现有电动车往楼下推,前脚刚推下来,后脚又全被推上去了。”
石塘镇小区办主任张捷回应,该小区建成已有八年左右,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集体拆迁安置到此。小区内原有电动车充电桩确实严重匮乏,只能同时满足大约100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镇政府为了引导社区居民电动车下楼,已先后跟多家公司沟通,建设电动车棚,进行市场化运营,不过之前的公司出资建设之后,认为很难收回成本,加上部分居民阻拦,便形成了如今停工“烂尾”的局面。
记者关注之后,石塘镇小区办承诺将联合社区物业,逐步引导汽车车主到地下车库停车,空出位置建设电动车车棚。他们也将对原先不合规的电动车充电棚进行拆除,由他们最新引进的第三方公司安装约300个标准电动车充电桩,价格将设置为8小时1元,预计一个月之内完成,并投入运营。
“充电棚我们看了一下,不符合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本周内撤走。新的第三方公司会过来建标准化的充电棚,在一个月以内成功,一共是15组,约300个充电桩,以前不能用的会进行更替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