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地里撑起“防雨伞”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谱写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篇章,要有现代科技强力支撑,要有模式创新开辟路径。有了现代科技和新型模式加持,广袤的烟台大地上涌现出很多以往想都想不到的新鲜事。今起推出“绿野新踪”专栏,为您展现在这片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史的绿色大 地上,一幅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新图景。
水泥泵车长臂挥舞、一根根钢架横跨田间、大樱桃苗木悄然萌芽……春分之日,记者走进栖霞市庙后镇后许家村大樱桃示范园,发现刚栽种的大樱桃苗即将享受特殊的“防雨伞”待遇。
众所周知,果农种植凉地大樱桃一直是“靠天吃饭”。特别是收获期,若是遇到阴雨天气,大樱桃“裂口”必将给果农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2021年大樱桃采摘期的那场雨,让后许家村委副主任王义喜记忆犹新,“大樱桃最怕雨,那场雨让果农损失惨重,本来能卖上好价的大樱桃因裂口被果农丢弃在树上。”
“给大樱桃树支上钢架,再搭上塑料布,如同给大樱桃树撑起了‘防雨伞’。”王义喜欣喜地和记者说,这把‘防雨伞’不光能防雨,还能有效防范虫害、鸟害、冰雹低温等自然灾害,彻底改变大樱桃产业“靠天吃饭”的现状。
据王义喜介绍,后许家30多亩大樱桃示范园里新栽种了1.5万棵大樱桃苗,全部加盖防雨棚,而且还上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这是第一期,待今年6月份大樱桃采摘结束后,我们村再伐旧建新,打造20余亩的二期大樱桃示范园。”
后许家大樱桃示范园是庙后镇开展的“一亩示范园”建设的一个缩影。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庙后镇去年开始探索发展“樱山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综合体,依托丰卓联合社苗木、技术、模式优势,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亩示范园”防雨棚建设,鼓励各村投资建设推广试点,推动大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庙后镇是着名的大樱桃之乡,全域大樱桃种植培养面积达3.58万亩。然而,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庙后镇大樱桃产业多为村民零散露天种植,不成规模,缺乏专业的种植技术,抗风险能力差。针对以上问题,庙后镇党委立足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庙后镇党委创新采用“群众入股、村集体筹股、镇党委配股”的方式,于2019年成立了烟台市首家镇级联合社——丰卓农民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8个村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加入联合社,占全镇85%,入社群众2200余户,筹资2000余万元,股份制经营,按股分红、按劳计酬。
目前,丰卓联合社建设1处150亩高品质智慧化樱桃示范园,建成14个高标准樱桃大棚、1处国内领先的大樱桃新品种苗木组培实验室,种植乔化新品种大樱桃树1000余棵、密植矮化樱桃1万余棵,年产优质大樱桃10万斤,年可培育矮化脱毒苗木100万株,产值可达3000万元,形成龙头效应。丰卓联合社已经初步形成了集苗木组培、新品种种植、大樱桃分选、电子商务销售、产品初加工、研学旅游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其中,丰卓联合社150亩的高品质智慧化樱桃示范园是庙后镇大樱桃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领头羊”。但庙后镇党委政府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让全镇户户果农都能改良品种、更新技术,庙后镇决定启动“一亩示范园”建设项目,采取“镇党委+丰卓联合社+村”的模式,由村党支部负责提供土地及建设防雨棚,镇党委政府免费提供1亩地所需的450棵大樱桃苗木,并成立大樱桃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办公室予以指导。
一亩示范,全域提升。庙后镇已在全镇范围内建设防雨棚13个,占地80余亩,棚内全部采用丰卓合作社两年生超细纺锤型苗木。庙后镇镇长于爱辉介绍说,“一亩示范园”把示范基地建在了老百姓家门口,增强了果农的直观感受,为庙后镇大樱桃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的身边教材,带动了全镇大樱桃升级换代。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烟台紧紧围绕“产业兴旺”总目标,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之路,农业产业基础...[详细]
烟台海关为出口危险品筑起安全防线多家常年生产出口危险品的企业,海关关员每天在不同的工作场景重复着类似的工作。这是海关危险品检验一线的真实写照,无论...[详细]
开启数字赋能,勇当“减碳发展”的引领者在福山已成共识。福山发改局通过政策引导,将高能耗、高排放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切入点,树标...[详细]
近年来,烟台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作为重要抓手,用好、用活衔接资金,充分释放项目红利,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建...[详细]
年内完成扬帆广场时光塔主体施工,打造1.3万平方米花卉长廊和1万余平方米郁金香园,打造以张家窑为核心的中郊圈,谋划绿色生态田园片区,举...[详细]
牟平区锚定重返烟台第一方阵目标不动摇,齐心协力、尽锐出战,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确保高于全市中等水准,为烟台GDP过万亿贡献更...[详细]
本月开始,市区两级城管部门全方面开展春季市容环境卫生“大清洗、大整治、大提升”活动,计划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人员、机械设备,重点对市...[详细]
扛起全省“三核”重任,烟台是进军长期资金市场的先行者、主力军。作为全市经济中心,烟台黄渤海新区的表现最为亮眼——近5年新增上市企业4家,...[详细]
截至目前黄渤海新区上市企业12家、股票13只,上市公司数居全市首位、总市值居全省第一;全区上市企业累计开展直接融资83次,募集资金138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