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官网下载
首页 > 行业知识

中国政府网-直播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和媒体的各位朋友见面。欢迎各位参加铁道部新闻发布会。[2006-11-17 15:02:38]

  朋友们,11月16日,也就是昨天,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亲自带领已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为标志的铁路提速牵引实验已经圆满结束,并取得成功,实验表明,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条件基本具备,这将意味着中国铁路既有线上提速已经迈入世界先进行列。[2006-11-17 15:11:25]

  今天下午,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亚东先生将向各位发布此次牵引实验和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相关信息。应邀参加发布会的还有铁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国先生,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先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先生。他们非常乐意回答大家的提问。[2006-11-17 15:12:40]

  提速对我们来说早已不陌生,从1997年起,中国铁路相继进行了五次大面积提速,最高时速达到160公里,铁路大提速对于运输能力的释放,对时空距离的拉近,对旅客出行的便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铁路每一次提速都成为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我想有关第六次大提速的信息必将引起大家更大的兴趣。现在请胡亚东先生向大家发布新闻。[2006-11-17 15:12:53]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各位光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铁道部和部长,衷心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给予铁路工作的帮助和支持!并通过你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热情关注和全力支持![2006-11-17 15:15:18]

  今天,在这里我向大家通报一下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情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支持下,经过铁路部门广大干部职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历经四年的艰苦努力,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今天上午,召开党组会议,铁道部党组决定,于2007年4月18日起,实施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2006-11-17 15:16:10]

  这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是铁路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具体体现,也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策略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这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将首次在我国铁路既有线公里的动车组,其速度目标值、技术上的含金量、提速规模和范围都将超过前五次,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水平跻身世界铁路先进行列。这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将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充分挖掘运输潜力,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对于缓解铁路“瓶颈”制约、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运输需求,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下面,我把这次提速调图的基本情况向各位作一个介绍。[2006-11-17 15:18:36]

  一、关于第六次大提速准备工作的情况。[2006-11-17 15:19:38]

  2003年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世界铁路既有线公里速度目标值,总结前五次大提速的成功经验,坚持“尊重科学、尊重客观、尊重实践”的指导思想,全面展开第六次大提速的准备工作。到目前为止,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部长亲自率领铁道部的千里试验组,历时12天,行程13000公里,对我们提速范围内的线路进行了全面的牵引试验,到昨天圆满结束,取得了大量的、宝贵的、重要的技术数据。试验证明,大提速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2006-11-17 15:20:42]

  我们在准备当中,一是反复组织了大量的技术论证和科学试验。组织大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先后完成了50多项科研攻关、100多次专题试验和4次重大综合试验,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近期我们又对全部提速线路进行了全面的牵引综合试验。二是提速基础工程基本完成。按照既有线公里的技术条件和标准,京广、京沪、京九等主要干线完成了大量以线路基础、牵引供电、通信信号为重点的技术工程改造,胶济线公里提速示范线。三是动车组生产制造顺利推进,目前已陆续下线,届时能够完全满足提速的需求。四是有关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修订工作基本完成。按照时速200公里的提速要求,铁道部颁布了新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研究制定了时速200公里提速线路技术管理暂行办法,以及30多个专业方面技术文件,初步形成了既有线公里提速的技术体系,为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提供了技术管理方面的保证。五是人员培训工作全面展开。适应大面积提速需要,全路统一组织了动车组司机等关键岗位人员的国内外培训,对其他主要行车岗位工种人员制定了培训大纲、计划和教材,人员培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2006-11-17 15:20:48]

  二、关于提速资源与运输能力扩充的情况。[2006-11-17 15:23:50]

  第六次大提速的范围在前五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提速线路资源总量和质量实现重大突破。这次大提速将在京哈、京沪、京广、京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胶济等干线公里及以上线万公里,比第五次大提速增加6000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万公里,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京九、武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宣杭等干线公里线公里,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武九、浙赣、胶济、广深等干线,其中京哈、京广、京沪、胶济线]

  我们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以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为龙头,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扩大运输能力。一是用好新增资源,努力挖掘存量资源潜力,逐步优化列车运行径路,明显地增加进出西北、西南地区运输能力,确保东部地区客运实现大幅度增长的同时,货运能力有新的增长,进一步畅通东西横向通道,提高路网整体运输能力。二是统筹速度、密度、重量三大要素,在提高列车工作速度的同时,努力压缩列车追踪间隔时分,提速干线分钟,其他干线分钟,进一步增加了干线]

  三是在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的同时,努力提高机车车辆的运用效率。在机车运用上,进一步拉通主要干线机车交路,打通主要枢纽和干线的能力制约点,要逐步释放机车的牵引能力。在车辆运用上,采取综合性措施,进一步加快车辆移动,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通过上述三项措施,要实现客货运输能力的同步提升。依照我们的测算,明年提速调图以后,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将分别增长18%和12%以上,提速的效益是很明显的。[2006-11-17 15:26:35]

  三、关于客货运输产品与服务情况。[2006-11-17 15:28:34]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将全面优化运输产品结构,全方面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向社会推出速度更快、分布更广、服务更优的客货运输产品。[2006-11-17 15:29:01]

  在客运产品方面:一是要推出416列城际快速客车,大多分布在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及以郑州、武汉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城市群,适应大城市群内高密度客流的需求。[2006-11-17 15:29:38]

  二是开行86列主要中心城市间的动车组快速客车,适应中长距离旅客数量持续增长的需求,减少旅行时间。提速后,京哈线:北京—哈尔滨全程运行7小时58分,比现图最快客车压缩2小时32分钟;北京—沈阳北3小时59分,压缩1小时33分钟。京沪线分钟;北京—青岛5小时48分,压缩1小时42分钟。京广线分钟;北京—石家庄1小时59分,压缩28分钟。浙赣线小时45分钟。从以上压缩的时刻来看,我们这次提速,从速度目标值来看,提高的还是很快的。[2006-11-17 15:30:38]

  三是增开7对一站直达特快旅客列车,适当增加夕发朝至、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数量,适应广大旅客增开客运品牌产品的需求。[2006-11-17 15:30:42]

  四是全面优化普通客车产品,在我们以往已经改造了5500辆绿皮车的基础上,我们从现在起,要再改造1500辆绿皮车。同时,做好动车组替换客车的转移配置,在西南、西北、东北以及中部地区主要干线增开一批普通旅客列车,提升这些地区的客运能力和客车档次,适应不一样层次旅客的需求。[2006-11-17 15:31:47]

  在货运产品方面:一是进一步提升直达和循环直达列车开行数量,将安排400条以上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运行线%以上。其中,港口与内陆腹地的煤矿、钢厂等大规模的公司重来重去循环直达列车要开行50对,增幅40%以上,以适应重点物资和重点企业运输需求。[2006-11-17 15:32:32]

  二是大力开行集装箱快运班列,新开16对集装箱快运班列,要增开2对双层集装箱班列,我们要新安排4对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普通集装箱班列开行总数将达70条运行线%以上,以适应社会对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2006-11-17 15:33:14]

  三是大幅增加五定班列运行线%以上。继续开好行邮、行包、冷藏专列,逐步优化货运产品结构,初步形成铁路快捷货运网络,更加适应运输市场的需要。[2006-11-17 15:35:05]

  在服务设施方面: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在这次大提速中,致力于站车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北京、北京西、沈阳北、南京、上海、广州、昆明、济南等一大批省会城市车站雨棚已经改建成不占用站台空间、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无柱雨棚,就是把站台空间尽可能的让给旅客。同时对全路60个较大客站实施了高站台改造,用这样的方式来方便旅客乘降。在深圳站、上海南站的建设中与城市规划和公共交通紧密衔接,把地铁、轻轨、公交、出租车引入车站内,构成立体的换乘体系,实现各种交通方式在站内的“零换乘”,我们在客运专线的建设当中,凡是客运专线沿线的车站,我们都贯彻“零换乘”,多种交通方式在站内实现垂直换乘,让旅客在进出站上走最短距离的指导思想进行建设,尽最大的可能方便人民群众的出行。[2006-11-17 15:35:16]

  四、关于技术装备与科学技术创新的情况。[2006-11-17 15:36:34]

  技术装备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能够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铁路部门格外的重视技术装备的可靠性,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既有线公里及以上提速改造的成套技术,取得了8个方面26项技术创新成果。[2006-11-17 15:39:49]

  在移动设备方面,按照“引进先进的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原则,经过3年的努力,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和交流传动大功率机车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国产化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CRH系列国产化动车组陆续下线]

  在固定设备方面,根据时速200公里动车组、5000吨重载货物列车和双层集装箱列车共线运行的复杂情况,在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轨道结构的平顺性、稳定性,桥梁系统的车桥耦合效应,列车通过隧道的空气动力学效应,以及牵引供电系统的适应性、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成果。[2006-11-17 15:40:40]

  在信息技术方面,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研制的CTCS2列控系统和CTC调度集中指挥系统,以及在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GSM—R技术平台上,自主研发的机车综合无线通信系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为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6-11-17 15:41:31]

  五、关于确保提速安全的情况。[2006-11-17 15:42:00]

  确保提速安全,是顺利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在整个提速准备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安全作为首要前提,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做科学论证、工程技术改造和试验验证。既有线公里及以上,在安全上是完全受控的。第一,我们已实施了提速线路的全面技术改造,线路基础的安全可靠性有充分保障。第二,我们的动车组性能优越,具备时速250公里的条件,就是我们在速度上是有盈余的。第三,我们的列车控制管理系统是先进可靠的。第四,对时速200公里提速,我们已进行了长期反复的科学试验,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既有线提速的成套技术。第五,将既有线公里及以上,在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技术,我们是有实践依据的。[2006-11-17 15:42:33]

  在提速安全工作中,我们十分重视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道口问题,把它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在铁路建设发展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拿出相当的资金用于平交道口立交改造和沿线防护栅栏等设施建设,目前,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线路基本实现了道口立交化、沿线全封闭。在这里,我们也请新闻媒体单位给予舆论支持和帮助,呼吁各级地方政府配合铁路道口平改立建设,宣传教育沿线群众爱护铁路栅栏和防护设施,共同构建平安铁道。[2006-11-17 15:44:05]

  朋友们、们,铁路已经历了五次大提速,每一次都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实惠和利益,也为铁路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肯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提速安全,扩充运输能力,提升装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06-11-17 15:44:45]

  最后,再次感谢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朋友。借此机会,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2006-11-17 15:45:13]

  刚才胡副部长谈到在京广、京沪等干线上进行提速,在第六次大提速中,旅客列车提速的具体范围是什么?[2006-11-17 15:46:47]

  我在发布当中已经对这次旅客列车提速范围进行了介绍在这里再具体回答一下。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将在京哈、京沪、京广、京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胶济这些干线展开。这次大提速将在京哈、京沪、京广、京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胶济等干线公里及以上线万公里,比第五次大提速增加6000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提速线万公里,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京九、武九、陇海、浙赣、兰新、广深、宣杭等干线公里线公里,分布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武九、浙赣、胶济、广深等干线,其中京哈、京广、京沪、胶济线公里。这次提速范围能够覆盖17个省市。因此,这次提速无论是时速200公里线路的里程总量还是最高速度值,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06-11-17 15:47:17]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第六次提速铁路部门将推出动车组,请问张总什么是动车组?动车组与现在的火车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技术上的创新?[2006-11-17 15:48:33]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技术性。传统的列车是带有动力的机车,可是没有动力的客车组成的车列,它在到达车站和车站时,要进行反复列车和机车的变化作业。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我们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因此能概括的讲,动车组是自带动力的,固定编组的,能够两端同时驾驶的,配备现代化服务设施的旅客列车的单元。我们这次推出时速200到250公里的动车组在引进消化创新的基础上,在九大关键技术上有创新。第一是集成创新。我对大家说,一列动车组大约有8000个零部件组成,涉及到电子、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涉及到机械加工、非金属等等。再生产过程中,直接设计的企业达100多个,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完全掌握了系统集成的技术。我们在第六次大提速的动车组全部使用过产化生产的。[2006-11-17 15:50:05]

  第二是牵引技术。交流传统技术,交流传统技术是世界上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我们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完全掌握了大功率的交流传统技术,我们现在的动车组一列车交流传统的功率能做到8800千瓦,而且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流IPG技术。在这里它有变压器、变流器、牵引电机、牵引控制四个关键技术。还有就是制动技术。各位明白,高速列车的制动技术是涉及到行车安全的,我们现在采用的制动是再生制动,列车在250公里实施制动以后,从200公里降到90公里左右完全是靠电机反向旋转,利用列车的巨大惯性产生电能再往上输电,这一段是没有一点机械磨损的,是一个非常绿色的、环保的技术,只有当列车的速度降到90公里以下才开始实施第二阶段的机械制动。200公里的列车制动距离小于2000米,完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06-11-17 15:50:55]

  车体技术。高速列车重要技术之一是要轻量化,列车运行每牵引一吨重量大约要消耗12个千瓦,到300公里的时候,每牵引一吨大约要消耗16—17千瓦,因此,世界各国都在轻量技术上进行了竞争。我们生产的动车组,车体重量比传统客车减轻一半,轻量化技术达到。[2006-11-17 15:53:50]

  专项化技术也就是走行技术。走行技术简单的讲,要求动车组在200公里、250公里运行的时候,要有比较好的稳定技术,这是安全性指标。还要有很好的平稳性,这是舒适性指标。还要有比较好的曲线通过能力,我们在转向驾方面也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我们现在的转向驾技术最高时速能够达到350公里。[2006-11-17 15:54:32]

  最后是网络技术。各位明白,在动车组上为旅客提供的大量的服务设施是要靠电子计算机来控制的,整个列车实行两级网络,对全列车所有设施设备做监控、控制。能这样讲,中国人已经掌握了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的核心九大技术。动车组的国产化率达到了75%以上。我们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全面创新的目标。[2006-11-17 15:54:58]

  张总介绍的第六次大提速动车组方面技术,我们听了很振奋,第六次大提速除了动车组之外,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哪些体现?[2006-11-17 15:55:37]

  在实施第六次全面提速的准备过程中,作为铁路部门,以掌握核心技术为目标,积极地推进了自主创新。在八个方面取得了26项技术新成果。除刚才讲的动车组以外,在系统成套技术、列车运行控制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技术、调度集中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公物工程、运输组织等七个方面取得了技术创新的成果,我能告诉大家哪些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06-11-17 15:57:00]

  既有线公里的成套技术,它标志着旅客列车最高时速200公里,部分区段达到250公里,列车的最小最终间隔能做到5分钟,它的牵引质量达到重载水平5000吨、5500吨,还要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中国人正在解决世界铁路的难题。[2006-11-17 15:57:04]

  第二方面,采用了PD3钢滚还有钢轨焊接技术,涉及SRH列车系统,CTCS2列控系统和TC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接触式专用数字移动专用系统,这些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此外,我们还实行了大功力机车技术的全面引进和国产化。这些创新成果的取得标志着中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水平已经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2006-11-17 15:57:43]

  上次铁路大提速增加过一些关于一站抵达新的客运产品,我们想知道第六次大提速在客运产品服务方面有哪些新的亮点?特别是在京哈、京广、京沪、青藏这些热点地区,旅客在时速、提速方面享受哪些新的服务?[2006-11-17 16:01:02]

  我们已经实施的五次大提速,每次都向社会提供了新的产品,方便满足了旅客的需求。第六次大提速的新产品是以开行城际间和城市群间动车组为主要标志的新产品服务。通过六次提速,我们大家可以基本上形成客运产品的四大板块。第一板块就是城际快速客车。第六次大提速准备开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及郑州、武汉、西安、沈阳、长春、哈尔滨各城市群间的快速动车组。新型动车组的旅行时间、舒适度都有很大的改善。这种新产品的推出,极大地压缩了广大旅客的旅行时间,拉近了各个经济圈和各个城市群之间的距离。这种新产品对于旅客、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2006-11-17 16:02:04]

  第二板块就是我们要开行主要中心城市间的动车组的快速客车,也是所谓的中长途客运列车。这个也是第一次开行动车组方式。这次我们准备开行北京—上海、北京—武汉、北京—沈阳、北京—长春、北京—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长沙等等方向上的中长途快速旅客列车。这种中长途快速旅客列车的开行,我们准备主要安排在白天开行,和这些主要城市间原来夕发朝至的列车相配套,解决旅客白天出行快速返回的需求。[2006-11-17 16:04:16]

  第三板块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夕发朝至和一站直达的特快旅客列车。虽然是老品牌了,但是社会上欢迎,老百姓喜欢,我们这次就增加。在这次提速当中,我们准备增加7对一站直达的特快旅客列车。比如北京—南昌、北京—南通、北京—福州等等,我们都要增开这种类型的一站直达的特快旅客列车。同时,我们还在一些客流集中的城市增开夕发朝至列车。[2006-11-17 16:04:44]

  第四板块就是普通列车。铁道部历来很看重普通列车的社会需求,满足普通旅客出行的需要。第六次大提速在推出新型动车组的同时,我们要把既有线一些比较高等级的列车放到普通列车的运行线上,同时我们也准备对既有的绿皮车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上次大提速,我们改造了5500辆,这次大提速准备再改造1500辆,这1500辆准备在明年的春运当中使用。这样的车型对于改善普通旅客的出行条件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也给我们的普通老百姓带来很大方便。[2006-11-17 16:05:35]

  实现这四个板块的结构,可以使中国铁路的客车开行更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兼顾东、中、西部市场的需求和社会需求。[2006-11-17 16:06:33]

  胡副部长在春运发布会上曾说过,每增开一列客车就要减少三列货车,这次提速会不会对货车的开行有影响?[2006-11-17 16:08:07]

  就某一条线来说,如果它通过的能力已经饱和了,同时又不进行技术方面的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增开客车,能确定的说,是要影响货车的通过能力。这次我们大提速,不是简单的增开客车、减少货车,而咱们进行的是综合性的技术改造,既考虑了速度,又考虑了密度,又考虑了重量,三者结合进行的技术改造和能力安排。比如说,我们这次在客车的速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中长途旅客列车开行动车组以后,普遍比现行的运行图大致压缩20%—30%的旅行时间,速度快了,车就可以跑得多了。又比如,我们这次在列车的追踪间隔上,动车组间安排5分钟,主要干线分钟,追踪间隔时分也比过去压缩了15%左右,这又是一块能力。又比如,我们在主要干线上统一了列车的牵引吨数,我们大量开行5000吨、5500吨的重载货物列车,也就是过去三个列车才可以拉得货,现在两个列车就可以装走。[2006-11-17 16:13:19]

  我们采用了这种速度、密度、重量相互配套的技术改造,就能够使第六次大提速在增开动车组、增加客车的同时,总体上不但不影响我们的货运能力,还要使我们的货运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或者叫同步提高。因此,我们得出结论,第六次大提速,我们的客运能力要提高18%,货运能力预计要提高12%。但是,中国铁路目前能力还是处于紧张的状态,瓶颈制约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我们实施提速战略是加快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它并不是全部的措施。要根本解决中国铁路的瓶颈制约问题,还要求我们加快铁路建设,进一步扩充路网的能力,逐步提升装备水平,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这样才能够根本解决铁路运输不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的情况。[2006-11-17 16:15:22]

  我们知道,铁路一般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运输方式,随着铁路一再提速,现在达到时速200公里,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在列车上或者线路当中有没有具体设施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在这些安全措施的保证下,列车还有多大的提速空间?[2006-11-17 16:15:54]

  安全问题始终是铁路永恒的主题,铁路运输从始至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第六次提速,铁道部也是按照安全发展观的要求,把提速安全摆在最主要、在关键、最核心的位置。在第六次大提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第一步对提速的安全进行了反复科学论证,投入上亿元经费,组织了50余项重大课题的研究攻关,可以说这次提速的安全可靠性是建立在大量科学论证的基础上。[2006-11-17 16:16:35]

  第二,我们的祖国铁路已经有多年开行时速160公里快速列车的经验,并经过对既有线的改造,有了进一步提速的线路基础保障。这次大提速一共投入经费260亿,这260亿投入的最核心问题,一个是速度的技术问题。另一个就是安全可靠性问题。比如我们对提速线路可以说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造和加强,钢轨全部使用60公斤的钢轨,轨枕全部更换为最新的三型轨枕,道轧全部更换为一级道轧。信号系统也全部进行了改造。移动电子设备在安全控制管理系统上,可以说上了一整套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安全控制管理系统。我们说,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大量的技术攻关和集中的投入,提速线路的质量、标准和安全可靠度有了明显的提升。[2006-11-17 16:18:05]

  第三,通过自主创新、继承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现在已经制造出了先进的动车组,我们在牵引供电、列车运行控制、列车通行信号、调度集中这些先进的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成熟度。通过这一些系统集成,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改造的成套技术。通过这次的全面试验,得出的数据充分证明,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开行时速200公里及其以上动车组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安全上也是可靠的。[2006-11-17 16:19:38]

  刚才提到第六次提速是260亿的总投入,这一大笔投入,铁道部对它将来会产生的收益有怎样的预期?到明年提速实施的时候,先进的动车组大概会投入多少列?以前历次提速票价都是坚持提速不提价,这次新提速在这方面是怎样的考虑?[2006-11-17 16:21:23]

  第六次大提速我们做了长期准备,做了系统的安排和进行了综合的、全面的技术改造,这260亿主要是这样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集中对线路进行技术改造。线路曲线的改造、坡道的改造、线路基础强度的改造、桥梁的加固改造、高速道岔的投入使用,我们感觉这是大的部分。第二部分就是通讯信号和供电系统的改造。列车的速度高了、密度大了,需要先进的信号控制管理系统来指挥列车的运行,确保列车的安全。我们对所有提速线路通讯信号系统来进行了彻底改造,全部使用的CTC2级和列车动车组ADP控制管理系统和设备。[2006-11-17 16:21:55]

  我们对动车组运行的电网也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使我们的电网能适应高速度、大密度的列车运行。我们也算了一笔帐,我们这260亿的投入,换来的是6000延长公里的时速200公里的提速线万块钱,应该说它的技术、经济的比较还是合算的,还是节省的。这260亿和我们提速以后将要形成的客运能力增加和货运能力增加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比,我们更是划算的,更是合适的。因此,我们采用既有线提速这样一个发展的策略,对于加快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实践证明,这是一条好的路子。[2006-11-17 16:25:18]

  这位记者还问到第六次大提速要投入多少列动车组,第六次大提速和前几次大提速有一个不同之点,就是第六次大提速从明年4月18号开始安排,但是动车组的列车开行要分三个阶段逐步到位,其中问题大多是随着动车组陆续下线投入运用,我们逐步安排动车组的开行。预计到明年年底,我们将有120组以上的动车组投入运用,预计能够开行动车组列车在600列以上。[2006-11-17 16:25:22]

  这位记者也很关心票价的问题,前五次提速我们实行了提速不提价的总政策。对于第六次大提速,我们是这样考虑的,就是我们在国家批准已经实行的高等级列车软座票价幅度内进行适当的安排。对于动车组之外,我们新增开行的直达特快列车、夕发朝至列车和普通旅客列车,一律维持现在票价水平,不做任何调整。完整的说,提速不提价的大原则,我们在第六次大提速当中仍然是要体现的。[2006-11-17 16:27:51]

  第六次提速的旅客列车票价还是按照提速不提价,第六次提速的列车和第五次提速的列车车况有啥不一样的区别?会不会增加一些硬件措施?[2006-11-17 16:29:46]

  第六次大提速当中,我们要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新型动车组。新型动车组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内部装修和布局,都比现行客车要大幅度的提升一步。比如外观,全部是流线型设计,车体都是不锈钢或者是铝合金的,很美,像一个工艺品。它的外部结构和外部装饰可以基本上达到轿车的水平,很漂亮。内部的布局和装修也比现有客车大幅度的提升一个档次,这个车很宽敞,我们分一等车、二等车,一等车内部布局是每侧两个座椅,二等车是一侧三个座椅,另一侧是两个座椅。一等车、二等车的座席舒适度都和现在的软座水平相当。车内不管是卧具、灯具、席别、标识等等,都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整个环境设计更加体现人性化,舒适度比现在的客车有很大档次的提高。我们在改善列车硬件设备的同时,还要推出一些服务上的新的方式,比如我们考虑实行航空食品性的集中配餐,我们在售票上,准备更多的采用电子客票的方式。在进出站上也要安排自动售检票的设备设施,方便旅客的乘车、进出站。[2006-11-17 16:34:58]

  现在第六次大提速是在现有铁路干线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现在还在建设客运专线,既然可以在既有铁路干线上进行提速,为什么还要建客运专线?客运专线建设现在情况是怎样?[2006-11-17 16:37:31]

  现在我们在既有干线的提速和大规模展开的客运专线建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三方面介绍一下。第一,现在既有线的提速和正在建设的客运专线,这两者构成我们中国铁路的快速客运网。或者说我们建设中国铁路的快速客运网就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一个是既有线的提速,一个是正在建设的客运专线。国务院已经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的发展规划,根据这个规划,铁道部规划到2020年,中国铁路要形成32000公里的快速客运网,应该说这个网络还是比较庞大的,能够覆盖我们的祖国大部分地区,受益人口在7亿—8亿左右。一方面要靠我们客运专线的建设,这个现在应该说已经大规模的展开了,国务院已经批准,现在有11个重点客运专线建设工程,包括现在正在建设的北京—天津城际铁路和武广客运专线、郑西客运专线。构成中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的第二部分就是既有线]

  第二,如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的状况,还要靠一个根本性的措施,就是加快建设客运专线。我们的祖国的铁路运输效率在世界上是最高的,经过五次大提速,在挖潜扩能方面,这几年无论是客运量还是货运量都是持续的连年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2006-11-17 16:44:38]

  第六次大提速在运输能力方面,初步测算,货运能力要增长12%左右,客运能力增长18%左右。应该说这个增长幅度也非常大的。在运输当中,虽然我们在挖潜扩能、提高效率、增加能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能力增长的速度和全社会货物运输增长的需求、旅客运输增长的需求相比,我们仍旧是慢了。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必须加快客运专线的建设。各位明白,铁路重大工程的周期都比较长,特别是长途客运专线的建设,比如京广客运大干线的客运专线建设,京沪干线的客运专线建设,都需要很长的周期。在这段时间,国民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社会生活也在快速提升,就要靠我们在既有线提速方面做文章,通过提速来适应人民对运输快捷的要求,也适应经济发展对运输能力的要求。[2006-11-17 16:45:43]

  第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若干扩展工程在陆续展开。我们搞时速200公里,有条件的区段提高到时速250公里的提速,实际上也是对我们正在建设的客运专线和即将运营的客运专线]

  感谢新闻媒体朋友多年来对铁路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深表感谢,我们也期待朋友们一如既往对咱们进行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本次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关注![2006-11-17 16: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