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一线微观丨电动三轮车加装雨篷“驶”不得!
在各个路口,我们会发现许多电动三轮车驾驶人都给自己的车辆加装了雨篷。但是这种方法看似可以遮风挡雨,但实则归于擅自改变车辆外观的交通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一起还带来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风险。
近来,在新乡市金穗大路、人民路、文化路等路途,随处可见加装了车篷的电动三轮车,周边是一圈通明的塑料布。
“冬季可以挡风,夏天可以挡雨,装上车篷接送孩子便利。”一位送孩子上学的学生家长说。
在一些校园门口,相似加篷电动三轮车不计其数,简直每辆三轮车都加装了这样的车篷,与曾经的旧式车篷比较,这种车篷车身周围的塑料布是通明的,使用拉链关闭,资料结实。据了解,这种车篷的价格在三四百块钱左右,装置者比较多。
给电动三轮车加装车篷,可以遮风挡雨,看似便利,但这种车篷在行进中也存在必定的安全风险。
装上雨棚后,整个车体面积大幅度扩展,也便是加大了磕碰面积,提高了磕碰概率,尤其是拥堵时,拐弯时,很简单刮蹭到周围;
电动车本身有自己的安稳结构,尤其是重心方位,而装上了雨棚之后,破坏了原有的安稳性,不利于安全骑行;
尤其是起风时,不利于电动车灵敏控制,不利于躲避事端,并且产生意外事端时,不利于跳车脱险;
更要害的是,雨棚为金属结构,此金属管简单在事端时给骑行者带来二次 损伤。
现在,我市正在对电动车装置标识牌,要求加装车篷的电动三轮车车主自即将车篷撤除。
据一线执勤交警介绍说,不合法加装车篷安全风险风险重重,不只易剐蹭到周围行人和电动车,易引起交通事端,危及别人的安全,对车主本身也存在风险。尤其是阴雨气候,雨篷被打湿,影响视野,加之车内关闭严实,车内气温高,车前挡风玻璃很简单起雾,看不清楚路途,很风险。而遇到劲风气候三轮车被刮倒的事例也许多。
河南交警提示,加装车篷的电动三轮车上路损害自己也损害别人,期望广阔市民不要只为一时便利而疏忽了其间的风险。期望市民给予合作,自觉撤除已加装的车篷。